close

    我是無神論者,或是說我是通論者,我相信所有的神祇都是存在的,祂們在天上(或是在任何地方)看著,覺得為何他們的子民每天都這樣的紛紛擾擾吵吵鬧鬧,人類說不定根本不是從兔子毛的根部往上爬,而是被豢養在玻璃罐裡的螞蟻窩。飼主(?)可以保佑你,可以供你吃、供你穿,但是他不見得會這樣做。

    其實我是討厭美帝的,但是我對穆斯林也瞭解不多,但是我基本上是覺得很同情他們的。他們激烈的手段或為民族性、或為讓人注意到他們,還是不及美帝的蠶食鯨吞,大張旗幟的明著攻打或是用力找出理由出軍。

    這次的事件亦然,歐洲人儘管可以說「言論自由」或是說「我雖然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可是我的看法卻是「何必捋虎鬚?」,整件事情都過於激動、過於政治化,而一旦爆發那即使參與者後悔了也是無法回頭的,只會繼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罷了!現實生活中真能出現那種「用愛包容一切」的事情嗎?我不相信。

    高叫「回教是野蠻的」的基督徒請認真想想,如果今天被污辱的是你們的神——像小小的一本達文西密碼——,請你們捫心自問,你們還可以說是「言論自由萬歲」嗎?

    以下附上我有找到的一些事件資料,以非基督徒也非回教徒的身份來看,只想說「生命非常可貴,你的神真的希望你把它拋棄在這種地方嗎?


創作者感嘆藝術易遭挾持,宗教淪為政治將引發危險後果

 

【路透社】  

路透倫敦電---長期努力為言論自由奮鬥的作家們週五認為,因穆罕默德先知漫畫引發的喧囂顯示,藝術有多麼容易被政治和宗教劫持,而引起危險後果

雖有一些人批評最早出現於丹麥報紙、後由數家歐洲媒體轉載的諷刺漫畫,但他們也重申了18世紀法國哲人伏爾泰的話:「我不贊同你說的話,但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中東與亞洲因該漫畫而瀰漫一股怒氣,到處發生穆斯林焚燒並撕毀歐洲國旗,高喊著為他們認為褻瀆先知的漫畫復仇,並促民眾抵制丹麥貨。

暢銷書 《在德黑蘭讀羅莉塔》(Reading  Lolita in Tehran)的作者阿颯兒納菲西(Azar Nafisi)呼籲穆斯林節制對 該漫畫的反應:「我們正在使每件事推向極端,將每件事都歸併成政治,」她從華盛頓透過電話告訴路透。「宗教,特別是伊斯蘭教,已淪為政治了。」納菲西曾不見容於伊朗當局,而於1997年前往美國。

英國劇團Conspirator's Kitchen藝術總監馬欣卓(Nirjay Mahindru)納悶,類似這樣圍繞著該漫畫的爭吵何時休。「我真的很擔心,這又是另一種民眾揮舞著『我被冒犯的旗幟』的表現。」

納菲西認為,漫畫爭議不該只歸咎穆斯林,因為西方人時常對伊斯蘭歷史和文化顯出無知。「如果這些漫畫家知道伊斯蘭不只是你們現在看到的表象,他們應該就能畫出更好的漫畫。由於每件事都淪為只剩下政治,因此我們在東、西方都正在喪失自由。」()

--編譯 張若琪;審校 李婷儀

丹麥漫畫風波蔓延亞洲,印馬領袖同聲譴責但籲穆斯林冷靜

 

【路透社】  

路透雅加達電---以穆斯林為主的印尼與馬來西亞兩國領袖週六加入譴責穆罕默德先知漫畫的行列。丹麥報紙刊出的這則漫畫已經點燃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怒火。

不過週五發生於雅加達與亞洲其他地區的抗議活動並未重演,印尼總統蘇希洛(Susilo Bamba(新聞、網站)ng Yudhoyono)與馬國總理巴達維(Abdullah Ahmad Badawi)都呼籲國內的穆斯林節制行為。

蘇希洛在一項記者會中表示,「印尼政府譴責印行穆罕默德先知諷刺漫畫的行為。對於宗教象徵的侮辱已經傷害了穆斯林的情感。」

很多穆斯林認為有關穆罕默德先知的任何畫像,都是褻瀆與令人感覺冒犯的。

這則漫畫最初在去年九月由丹麥的Jyllands-Posten日報刊出,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士與匈牙利報紙本週以新聞自由優先之論調予以轉載。兩家紐西蘭報紙週六也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轉載的國家,引來國內伊斯蘭團體警告。

蘇希洛表示,言論自由的行使並非絕對,不能藉此約束他人的權利或侮辱他人的信仰。但他也呼籲印尼民眾克制自己的行為,接受Jyllands-Posten日報就侮辱穆斯林所提出的道歉。

馬國總理巴達維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刊載該漫畫是可悲的舉止,也是對伊斯蘭敏感議題的公然不敬。對於其他歐洲國家的轉載,他也感到遺憾。()

--編譯 陳宗琦;審校 劉瑞芬

歐洲多家媒體聲援出版自由,轉載引發穆斯林世界反彈的丹麥漫畫 
【路透社   
 
路透巴黎電---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報紙週三均轉載了諷刺穆罕默德先知的丹麥漫畫,並稱出版自由比這個漫畫在穆斯林世界所引起的抗議抵制還要重要。
大馬士革的丹麥使館並因此惹來假炸彈威脅,敘利亞則召回其駐丹麥大使以表達抗議。這些丹麥漫畫中有一幅畫著穆罕默德先知戴著炸彈模樣的伊斯蘭頭巾
在丹麥,警方與伊斯蘭領袖會面試圖平息眾怒。而去年9月第一家刊載這個漫畫的Jyllands-Posten報社則因接獲炸彈威脅暫時疏散。
但法蘭西晚報(France Soir)的編輯法布特在評論中解釋為何他的報紙要轉載這個漫畫,他說:「這些偏執狂的反應真是讓人受夠了!…可蘭經禁止穆罕穆德的形像並不表示非穆斯林得吃這一套。」
德國世界報(Die Welt)也將漫畫轉載,並說:「西方國家的諷刺文學沒有人有權利躲掉。」
西班牙有兩家報紙ABCEl Periodico週三也刊載這個漫畫。瑞士一家德文報在週二也出現過。
丹麥政府說它不能告訴一個自由的媒體該去做什麼。()
--編譯 李婷儀;審校 張若琪  

 

教廷譴責刊載諷刺穆罕默德漫畫,稱言論自由不等於冒犯他人信仰自由  


【路透社   
 
路透梵蒂岡城電---教廷周六譴責諷刺穆罕默德先知漫畫的刊載,稱言論自由並不等於冒犯個人的信仰自由。該系列漫畫的轉載已引發伊斯蘭世界的憤怒。
梵蒂岡表示,「揭櫫在人權宣言中的思想及表達的自由,並不包括冒犯其它信徒宗教情感的權利,這項原則放諸任何宗教皆然。」
「對他人任何形式的過度批評或嘲諷意味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在若干情況下,可能造成無法接受的挑釁。」教廷在媒體要求對近日因漫畫事件引起風波發表意見時發布此項聲明。
教廷表示,它對這些漫畫引發暴力深感遺憾。「實際或是言語上的無法包容,不管是來自哪一方,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對和平的一大威脅。」
這些最先被丹麥報紙刊出的漫畫,引發全球穆斯林的激烈抗議後,又被多家歐洲報紙跟進轉載,引發了全球對言論自由的一番論戰。
梵蒂岡表示,一個國家的機構不應為報紙的行為負責,但也稱政府「依據(該國的)國家法律,可以同時也應該介入干預。」()
--編譯 張敏惠;審校 張若琪

       

          爭議性的圖片連結,自己點進去看看

 

 

 

為何先知漫畫風暴如此嚴重
 
【中廣新聞網 】
 
 
 
「為何先知漫畫風暴如此嚴重」(葉柏毅報導)
誰也沒有想到,西歐國家報章所刊登的一幅似乎在調侃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竟然會演變成回教世界對西方世界幾乎全面對立的態勢,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這次事件,正顯示出回教世界與西方世界,對彼此的瞭解有多麼不足,鴻溝有多麼深。
BBC的分析指出,對不信回教的人來說,這只是挖苦式的幽默諷刺漫畫,但是對回教徒,尤其是虔誠的回教徒而言,這幅漫畫等於是對回教徒的污蔑與攻擊。分析指出,對回教徒而言,先知穆罕默德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儘管在回教聖典「可蘭經」裡,回教的唯一真主「阿拉」要穆罕默德表明,穆罕默德只是一個和大家一樣的普通平常人,真主只不過是藉由他,來傳達真主的旨意;但是在廣大回教徒心目中,「穆罕默德」早已超越了所謂「一般人」的地位,許多回教徒對穆罕默德的敬意,和真主與可蘭經一樣,而且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麥加」,也成為回教徒心中的聖城,任何身體健康的回教徒,一生當中至少要去朝聖一次,對虔誠的回教徒而言,對真主的信仰,與對穆罕默德的敬意,並無二致。
而分析也指出,與其說這次的漫畫爭議,是所謂的「侮蔑先知」,倒不如說是回教世界把對西方世界憤怒,藉由這個出口,一次爆發;分析認為,這次事件,「小事化大」的原因,應該有三個:一是持武力對抗觀點的回教勢力,在回教世界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政治主導力量;二是美國反恐戰爭的影響,三來,廣電與網路媒體也發揮了它們無遠弗屆的傳播力量;而在這種種因素當中,又以美國的反恐戰爭,是最為根本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的回教徒,都把美國的反恐戰爭,視為是專門針對回教世界的戰爭,更有回教世界的評論者認為,反恐戰爭不但等於是十字軍東征的現代版,而西方世界對回教世界,也一直極盡扭曲與醜化之能事,這次的丹麥漫畫事件,正好坐實了這種看法,所以,漫畫風暴才會如此一發不可收拾。
而評論也指出,這次的漫畫爭議事件,也顯示西方世界和回教世界,在價值觀上有極大的落差,住在西方世界的回教徒,對這樣的落差應該感到格外明顯;分析說,在西方,對於什麼可以刊登,什麼不能刊登,大家都有相當的共識,例如兒童的裸露照、男女的全裸照,或是屍體不經處理就逕自刊登,都絕對會遭受社會一致抨擊,甚至是法辦,但是對宗教開開小玩笑,似乎一般人會覺得無傷大雅,可是西方世界感到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也許正就是非西方世界的人士,所絕對無法容忍的,所以在這次風暴過後,或許也能促使西方世界省思,在多元社會、多元文化當中,是否應該要重新審視「相互尊重」的界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rcle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